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广为人知的信仰之一,最早起源于印度,在南北朝时期或更早就已经传入我国,其中十一面观音作为佛教密宗中的一种“救难”观音的形象与大乘佛教中的普度众生的观念相符合,因而在唐代之后开始遍传大江南北。
独乐寺十一面观音像
但是我们今天民间广泛认为的“菩萨”这一概念和印度原产的“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有非常大的差异。
菩提可意译为“觉有情”,“有情”是佛教中的独特概念,因为古代印度人也察觉到了生命是一种宽泛的概念。
一花一草似乎都有生命,但是“有情”众生却是其中拥有“心灵”或者说“灵*”的一类,他们会“怕”、有“欲望”,因此也就有更多的烦恼,是皆苦的众生,佛教中的不杀生、果报轮回等概念都与这个概念有关。
四川大足石刻大威德明王像
而“觉”,又指的是修行的境界,佛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因此在佛教的早期经典中,也会把释迦摩尼称为菩萨,我们今天以为的佛教中修行者罗汉-菩萨-佛的这种等级秩序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
在我们今天最熟悉菩萨造像中,千手千眼可能是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种,一方面这个形象很好的阐释了大乘佛教救苦救难的思想,另外这个充满神秘的形象又展示出菩萨“神通”的一面,让普通信众心生敬仰。
千手千眼这种形式,来自于佛教的“密宗”,而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又可以说是千手千眼这种形式的前身。
密宗是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呈现出来的一种面貌,因主张“秘密三业(简称三密)”而得名,即身密(ka^ya-guhya)、口蜜(va^g-guhya)、心密(mano-guhya)。
这是印度佛教与印度本土的印度教进一步逐渐合流的结果。
印度佛教密教遗址超戒寺
在佛教的传播中,他们广泛的接触到了印度纷繁复杂的地方信仰,人们对宗教的需求往往来自于自身无法解决某个问题的痛苦,最典型的莫过于人们的生老病死。
不管是佛教还是这些地方信仰,都要为人们的生老病死提供某些解决方案,而人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思想又是漂移不定,让每个人都抛弃现实生活投入修行是不现实的,在*治上也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因此作为宗教就必须发展出“神通”和“仪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心灵可以“栖居”之境。
而这些印度教或印度地方信仰与佛教的融合最终诞生了印度佛教独立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密宗阶段。
山西福胜寺马头观音、*荼利明王(金代)
日本镰仓时代不动明王
既然是“密”,则其秘法奥义既不能任意传授,必须由宗派的“正师”即阿阇梨亲自灌顶,亲自授三昧耶戒,这些做法又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这样可以阻断僧俗群众对佛法的随意解读和质疑,另一方面又为封建上层贵族打开了一道获得宗教特权的道路。
因此在密宗思想在唐代传入我国后,得到上层阶级的扶持产生了唐密宗。
但是在唐朝中后期,唐武宗会昌年间大力打击佛教势力,即所谓“会昌法难”之后,唐密宗与佛教经院义学的主流华严宗一起遭到致命打击。
加之唐末五代社会动乱,密宗和华严宗这些需要上层阶级支持的宗派在中原地区逐渐衰弱,但是在北方统治相对稳定的辽国却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
十一面观音(梵文称:EkādasamukhānāmAvalokitesvara),又称“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大光普照观世音菩萨”,与十一面观音有关的佛教经典,汉译本有4种,藏译本有3中。
最早的一部是《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出现于北周时期,唐玄奘法师译本为《十一面神咒经》,唐代密宗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和尚的译本为《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十一面”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印度婆罗门教的“十一荒神”(梵文称:Ekādasa-rudra),目前对于此种形式的信仰,在深受印度影响的巴厘岛尚存,供奉“十一荒神”的仪式据说一百年举办一次,中文译为“埃卡达萨鲁德拉节”。
根据巴厘岛官方旅游网站介绍,该节日最后一次举办在年。
年印尼当局本打算在“东南亚旅游大会”期间提前举办该节日,不料在举办过程中阿贡火山爆发,造成数百人死亡,仪式被迫中断。后按照正式习俗的日期在年再次举行。
十一面观音变相挂画(五代)国家博物馆馆藏,
出自敦煌,年购自宝古斋,断为五代时期
十一荒神是印度教中比较早期的信仰之一,据说印度教的主神湿婆神(Shiva),原本是十二荒神之一,后成为创造与毁灭(生殖与死亡)之神,成为印度教的主要祭祀对象。
于是鲁陀罗(Rudra)剩为十一,在雅利安人统治印度之前的梨俱吠陀时代,鲁陀罗神为风暴毁灭之神(十分相似于后来的湿婆),必须按时祭祀才能保佑平安,因此年的这次仪式也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大约在公元五到六世纪,“十一面神”的概念渗入佛教,尤其在密宗中尤为重要,印度最早的密教观音也是十一面观音,位于砍黑利石窟(Kanheri),而从藏传佛教来看,早期观音像也都是十一面观音,日本密宗现存观音像也以十一面观音最为重要。
敦煌窟十一面观音像
按照《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下文简称《十一面神咒经》)记载,大致为释迦摩尼在讲法时,忽然十方世界大放光明,总持王菩萨迷惑不解,师尊解释说有观音菩萨发愿救一切众生。
于是,“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亿诸佛所说,我今说之,为一切众生故,欲令一切众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众生无忧恼故,欲除一切众生病故,为一切障难灾怪恶梦欲除灭故,欲除一切横病死故,欲除一切诸恶心者令调柔故,欲除一切诸魔*神障难不起故。”
据说持此神咒,可得十种功德(无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又有四种果报(临终见佛、永不堕地狱、不为禽兽所害、命终生无量寿国)。
同时《十一面神咒经》又对代表十一面神咒的造像形象有所描述“彼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旃檀作观世音像。
其木要须精实,不得枯箧。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嗔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面,顶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后著光。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花,展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其像身须刻出缨珞庄严。”
例如,目前存世的日本奈良文化时代(公元-,约为中国唐玄宗时期)的一些十一面观音像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些诸如经文中描述的细节。
宝瓶、施无畏印、菩萨面、佛面、狗牙、嗔面、大笑面等细节。
十一面观音又有双臂、四臂、六臂、八臂等形象,例如玄奘译本中对造像的手臂部分描述为“左手执红莲花*持(即瓶),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手”意为双臂,而不空译本中则说“右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印,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执君持”意为四臂。
敦煌窟十一面观音像
敦煌藏经洞十一面观音坐像(现藏于法国)
十一面观音,作为最早的密教观音形态,强调了观音具有神通的一面。
众多的手、面、眼等富有神秘色彩的形象,更加符合信众心目中那种超越客观世界存在的神佛的形象,也更能给战乱中饱受苦难的心中带来心灵的慰藉。
但是蓟州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相较于其他密教观音的形象,面目庄严宁静,又似乎更加重视观音慈悲之心和清净智慧的一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