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刺蒺藜
16.9.1释名习性
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蒺藜的果实。其子有刺,状如菱而小,蒺,疾也,藜,利也。言其刺伤人疾而利也。故名。
16.9.2加工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下全株,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放置通风干燥处。
16.9.3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肝经。
16.9.4功效
1)平肝潜阳:刺蒺藜味苦降泄,果实主降,入肝经,故能平抑上逆之肝阳,用治头痛,眩晕,痉挛。
2)疏肝解郁:本品辛可散郁,横行排荡,非它药直达不留者可比。且入肝经,故可疏肝解郁。
3)祛风明目:刺蒺藜辛能散风,苦能泻火,入肝经,故能宣散肝经风热,泻肝火而祛风明目。
4)祛风止痒:本品辛苦,能燥湿杀虫,祛风止痒。
5)散结祛瘀:用治癥瘕积聚,痈疽,瘰疬,乳岩。
16.9.5鉴别应用
刺蒺藜平肝散风,用于头晕目眩;炒蒺藜长于活血祛风,用于目赤肿痛;盐蒺藜可平肝解郁,又能补肾明目,用于高血压,头目眩晕。
刺蒺藜与沙苑子:沙苑蒺藜善于补肾滋阴以治下;刺蒺藜长于清肝泻火而治上。
16.9.6《本经》性味
味苦温,主恶血,破癥瘕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为上品药。
16.9.7各论
开宝本草:本经云温,别录曰寒。此药性宣通,久服不冷,而无壅热,则其温也。
本经逢原:白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心肝者为向导。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本经破恶血,治喉痹乳难者,以苦能泄,温能宣,辛能润也。此言刺蒺藜之功。长肌肉,明目轻身,益肾精气,则为沙苑蒺藜之功。治痰消痈肿,搜肾脏风,又须有刺者为破敌先锋。
16.9.8配伍应用
1)配沙苑蒺藜:沙苑蒺藜甘温,质润而降,善于补肾以治下;刺蒺藜苦辛平,性升而散,善于平肝以治上。二药合用平肝补肾最效。
2)配制首乌:制首乌滋养肝肾,补益经血;刺蒺藜清肝平肝,祛风明目,并行血祛瘀。二药相伍行补兼施,散风邪,滋肝肾。主治头痛头晕,须发早白。
3)配白僵蚕:刺蒺藜平肝阳,疏肝郁,散肝风,肝气郁结或疼痛用治最宜。白僵蚕祛风解痉。二药相伍,平肝疏风,祛风解痉。用治肝阳上扰导致的头痛头晕。
4)配菊花:刺蒺藜偏于疏散肝郁而明目,菊花偏于清肝散热而明目。二药一散一清,相须为用,平肝明目之功最宏。
5)配茯苓: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中。治疗肝脾湿阻。刺蒺藜苦泻辛散,疏肝平肝。二药相伍,利湿平肝。湿浊去,清阳升,眩晕止。
6)配白薇:白薇清热凉血。刺蒺藜平肝疏肝。二药相伍,清肝凉血,止眩明目。
7)川楝子:苦行辛散,理气止痛;刺蒺藜苦泻辛散,疏肝解郁。二药相伍治疗肝气横逆犯胃。
8)配合欢皮:合欢皮宁心祛瘀,消肿止痛;刺蒺藜疏肝解郁。用治血虚肝郁,胸胁刺痛,肝脾肿大,全身刺痒。
16.9.9禁忌
-。
16.10决明子
16.10.1释名习性
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可治青盲,白翳,使患者重见光明,又为种子,故名决明子。又名草决明,千里光。
16.10.2加工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后,将全株割下,晒干,脱烂,去净杂质。
16.10.3性味归经
苦咸,微寒,入肝大肠经。
16.10.4功效
1)清肝明目:决明子甘苦咸寒。苦能降泻,寒可清热,甘寒质润,力薄气浮,能升散风邪,入肝肾经,散风热,清肝火,补益肝肾,驱邪扶正,有明目之功。
2)润肠通便:本品甘寒质润,苦寒降泄,咸以软坚,入大肠经,故可润燥通便。
16.10.5鉴别应用
决明子,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皆有清肝明目作用,均可用治风热,有清肝明目作用。
决明子:可升可降,既清又补,用治青盲兼便燥者;
青葙子:清泄肝经实火力强,用治火热较甚者;
密蒙花:兼有益肝润肝作用,用治肝肾不足之目眵chi,青盲翳障;
木贼:散在表之风热,发散力强,以治感冒为主,兼治目赤。
16.10.6《本经》性味
咸平,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气,轻身。为上品药。
味苦甘,微寒,无*,主治唇口青。《名医别录》
16.10.7各论
本草求真:决明子气清,味咸而苦甘,微寒无*。能入肝经除风散热。其苦能泻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散风,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治头风。但服之太过,反遭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生地、女贞子、槐实、谷精草为助,则功更胜。
16.10.8配伍应用
1)配石决明:清热平肝明目。石决明平肝潜阳明目;草决明可清肝明目。二者均能清肝补肝。石决明为介类,可潜阳。二药相须,清肝热,益肝阴平肝阳。
2)配谷精草:明目退翳。谷精草甘平,走上焦,善于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二药相须,用于肝肾不足,羞明流泪。
16.10.9禁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