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年,在大连西站,从一个四十多岁沈阳人的地摊,买到一册书法册页。记得是下午,我先看了东西,钱不够,又要坐公交车回泡崖家里取钱,来回得一个多小时,估计我回去他就走了。没想到,等我回去时,天色已暗,他却还在等我,看来当天他回不了沈阳了。当时想,他这东西看来不好卖,或者我出的价高了。这书法册页为朱栏纸,一手精致无比的官阁体,写的是一篇赋。摊主告诉我叫“迁都赋”,说是为清朝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所作。还说,作者是姚虞琴,依据是后面诗作里,有一句“虞琴冲自写”。我对此不以为然,姑妄听之。赋之后,有一首五言八韵诗。诗后还有一首行书七言诗。每段有“钜村”小印。册页品相不佳,因为纸很薄,裱糊不牢,有不少缺字。还附有两大张照片,用当时胶卷相机拍完析印的,拍的是展开后各页内容。价格不菲,花了元。当时,普通画得很好的文人画四条屏,在地摊上也不过元。
后来,我仔细研究,书上、网上,查不到钜村此人。赋中“玄”字缺笔。有“臣”字自称。在网上又查到乾隆皇帝自作的“皇都篇”、“帝都篇”、“盛京赋”等篇,似都与此无关。姚虞琴与“虞琴冲自写”更风马牛不相及。仔细观察,册页装裱的衬纸,是对联,但无法拆开观看。很长时期,对这件东西,到底是什么,解答不出。后来,喜欢上古籍收藏,看了一些科举类书籍,再结合读了启功、张中行、金克木著的《说八股》一书,才慢慢明白,这东西根据科考或制科方式,或有三个不同名称:
第一,这是一件乾隆时期的朝考卷。所谓朝考,是新科进士取得出身后,由礼部以名册送翰林院掌院学士,奏请皇帝,殿试三日后再试于保和殿,并派大臣阅卷。按朝考成绩,结合殿试与复试名次,择其最优秀者为庶吉士,其余用为主事、中书、知县等。据《清朝典制》记载,“朝考试题时有变化。雍正五年,考诏、论、奏议各一篇。乾隆十六年,考论、奏议、诗、赋各一篇。嘉庆二十年后,考试以论、疏、诗命题。”可以看出,只有乾隆时朝考有赋的内容。乡试,会试,殿试都不考赋。但这件实物是否到乾隆,有待继续研究。看纸张、墨色和印泥老化程度,差不多。但也许是作者后来自抄自存的东西,印章肯定是后来盖上去的,国家保存的朝考卷是不可能盖印的。还有,这个印是否是这篇赋作者的,也是个疑问。
第二,这是一件乾隆时期博学鸿词科试卷。康熙十七年,康熙特令开博学鸿词科,“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者,无论已仕未仕,皆可先行举荐,后考试,再后授官职。”。雍正十一年,因*局影响,欲举不能。乾隆元年九月,再举科制于保和殿。二年七月又补试续到者于体仁阁。康熙十七年试题为“璿璣玉衡赋”一篇,“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一首。乾隆时,“头场考制策二篇,二场考诗、赋各一。”所以,这件东西有可能就是乾隆时博学鸿词科考试卷。
第三,这是一件召试试卷。召试于皇帝巡幸时举行。凡巡幸沿途迎驾献册之进士、举人、贡监、生员等,先由地方官和教官申明本省学*,本人取具同乡正印官印结赴学*衙呈明后,由学*会同督抚考取。“皇帝出题,考论一篇,赋一篇,诗一首,由大臣阅卷,拟等进呈钦定。”康熙、乾隆、嘉庆时期巡幸召试所得约二百余人。
这件东西,我最终将它命名为“帝京赋”,取文中“乃定帝京”、“巍巍帝京建辰游兮”之词。这是以清朝的京师——北京为题所出的朝考题,作一篇赋。总体看来,此赋四六骈体文,写得辞才华美,气势高阔,对仗工稳,音韵和谐,用典广博繁复。但如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颂圣”。启功在《说八股》一文中说到试帖诗,“诗的末尾要‘颂圣’,即是末二句处一定要掉到赞扬皇帝、歌颂时*上,即使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也都在所不惜。”这篇赋,通篇歌功颂德,更甚于试帖诗。
鉴于这篇赋不见于任何著录,在此我原原本本校点、录之如下,以飨读者,以广眼界。因个别句子缺字很多,无法标点,是个遗憾。缺字处依照惯例用“”代替。
“圣天子萝图表瑞,松栋含淳,昄章孔厚,疆索无垠。步算则地穷章亥,居所则星见共辰。风云肇开乎骏业,日月和会于龙宸。敷天化洽,益地图陈。北摄居庸之界,东连析木之津。易水南萦而潏沸,太行西峙而嶙峋。极周原之膴膴,尽禹甸之畇畇。盖所以率育诸夏,控制群伦,隆上都而观万国者,懿铄乎万有千春。乃定帝京,乃建皇极。建邦设都,划疆分域。如矢如弦,则周道之所式焉;多暑多寒,则土圭之所测焉。向正乎三台,部分乎两翼。开天门兮荡荡,缭周垣兮翊翊。禁御陋乎?华林外朝列槐棘。设方泽而穹窿,峻圜丘而崱屴。祭典奉乎宗庙,祀事尊乎社稷。
他若重轩三阶,右平左墄,藻井华飞,琼楼玉饰,靡不是寻,是尺有典。肩则揆制度而立准绳,大丰美而被润色也。外则广路条条,通衢坦坦,陌界高低,亭分长短。树阊阖之宫,云拥蓬莱之馆。九市之货列如云,深巷之箫送暖。飞十丈之红尘,簇三霄之翠?。游定频来,坐应常满。啸侣命俦,分明觅伴。举袂风生,披襟雾断。其乐只胥,式燕且衎。尔乃节临太皞,序值青阳,亭延喜雨,殿启披香。波融太液,花艳长杨。洞口之桃霞欲活,池头之柳线初长。萍泛沚而睡鸭,桐垂乳而栖凰。天开图画,地尽芬芳。于是登左个,坐明堂,敞杰阁,泳回塘。露沾旌而宕漾,风飘扇而悠扬。仰宸衷之悦豫,而瞻崇构之唐皇。
若夫郊迎清跸,典重春蒐,是为南苑,亦近神州。百六十里之周回,爰开广甸;七十二桥之纡曲,即是瀛洲。泉甘土美,树密阴稠。台晾鹰而羽化,场哨鹿而鸣呦。秩秩乎鱼颉而鸟颃兮,星骈云盖之上浮也;赫赫乎蛇蟠而鼇忭兮,雷车霓旆之交流也。武功具举,文德诞修。被乎四表,逮乎遐陬。山灵效顺,川后怀柔。斯所以常调夫玉烛,永固夫金瓯。夫岂平阳蒲坂镐京商邑之所能侔也哉!
尝读《诗》之《颂》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汉书》:京师为四方之首善之区,言其化先行于天下也。我朝御寓以来,建都之地,驾轶汉唐者甚远,凡山川之雄秀,物产之饶裕,地志所详者多矣。臣恭承圣命,撰赋一篇,谨就规模之壮丽,协比成文,以纪其盛。于地志所详,不及悉载,稍异于班张左李之制,云其辞曰:懿夫皇都之壮丽也,水屮衍沃,萌俗朴淳,四方和会,道里成均。法垣居而极拱,足控御夫八垠。山川之气扶舆,郁积磅礴轮囷。稽天官之分野,则上应夫析木之津,岂特如周原之膴膴,禹甸之???盖自觚竹北户之远,濮铅祝票之民,莫不奉琛执贽,欢呼凫藻。向北阙而遄臻群,仰摇光之所指,沐帝泽之如春。乃瞻市朝,准方域百职,臚五地殂表;折以伍,脉灵源之沟,阞瀛海为池。太行閾,衿带八荒,牢笼万国,惟圣人抚以仁,临御以德。故秋惊鸣,篆熊轼,达青琐与丹墀,登右平而左墄。其士庶斤斤克自约敕,以作四民之则,即负耒而横经,咸金声而玉色也。
天子于是以时修礼于其中,迺饬銮舆,树云?,洁舟罍,肃圭瓒,供莤茅,导蒩馆。严守卫之卒屯,别族居之里酂。闾阎平康,街衢修坦,下武之诗已徵,土圭之说有缵。钦阐握夫珍符,更和调夫玉琯。既富而丰,宜乐且衎。奚必邹子吹律而黍谷暖回,直如云门英茎,和乐之音,作洋溢充盈,而在谷谷满。若乃从畿甸而推之,则湛恩汪濊,遍及要荒。垓秭所积,高大共昌。睿图炳晬,景福穰穰。金鋄有赩,龙骥腾骧。翼日月,釐阴阳,与天地兮久长。诗歌作,雅颂扬,箾备乐章。芝菌成彩,椐橿作堂。龙鳞集,孔雀翔,譬固,设衢于康庄。彼张衡之在汉,李庾之在唐。使知雒之徒,夫形势则于建极端拱,宅中图大之治,当益(“旨”加“首”)首,进仰于圣皇。敢作颂曰:巍巍帝京,建宸游兮。宏规大起,萃群猷兮。贤俊辐辏,靡(“月”加“鸟”,音欢)吺兮。汉唐论都,难相侔兮。通衢广路,众率由兮。自近讫远,泽澨陬兮。林峦遇春,发双眸兮。圣德广大,遍神州兮。
赋得春风扇微和(得春字五言八韵)
序暖催芳景,和风播仲春。顺时吟丽句,扇物对良辰。橐龠元工启,琴笙叶律新。晴云吹擘絮,碧水涣成鳞。拂向垂杨剪,光从转蕙匀。丁丁莺出谷,乙乙燕衔蘋。巽命来丹陛,恩波溢紫宸。鳻盾传趋雇,圣治浃农民。
纪瑞风从律,含和泽似春。扇知微酝酿,饮觉渐浓醇。暖送花光润,睛烘柳色新。几番挑菜路,一队卖饧人。白羽挥同爽,青袍染未匀。徐皴三月波,辎扑八街尘。韵入筠筒管,香随翠辇轮。虞琴冲自写,茂对惬芳辰。”
后面是一首大字行书七律:
“金茎棱棱泽国秋,马兰花发满汀洲。富春山下连渔屋,采石江头映酒楼。夜月光蒙银汉浴,夕阳阴暗锦鳞浮。王孙醉起应声怪,铺著红丝毯不收。”
二○二○年八月十三日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