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常见于青壮年,病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起病可感眼珠疼痛拒按,痛连眉骨颞部,入夜尤甚,伴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或伴关节酸楚疼痛等。
葡萄膜炎属于中医的“瞳神疾病”,认为多有外感风热,内侵于肝,或肝郁化火致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黄仁,黄仁受灼,展而不缩,发为本病。
针对肝经风热的情况,中医有一方,可化肝经的热邪,祛风清热。
新制柴连汤:柴胡、黄芩、黄连、赤芍、蔓荆子、栀子、龙胆草、木通、甘草、荆芥、防风
作用:清肝火,祛风邪,退翳膜
方解: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清肝泻热;荆芥、防风、蔓荆子祛风清热;柴胡既可辛凉祛风,又可引药入肝;赤芍凉血退红;木通利尿清热;甘草调和诸药,合之为清热为主兼以祛风退翳之方。
适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急性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等属肝经风热眼病。
加减:本方主治“目暴痒、暴肿、暴红、暴痛,若一二日后,畏光风严重,见风日痛如针刺,或泪如汤下,此风而兼热”。若见目珠红赤较甚,加生地黄、牡丹皮、决明子、密蒙花、茺蔚子,以退赤止痛;房水混浊较明显者,加泽泻、猪苓,以利水泻热;头痛甚者加川芎、白芷,以祛风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因此调理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