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新发力,向花而行特色植物赋能世 [复制链接]

1#

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6日盛大启幕。作为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届时将会吸引全球各国园艺爱好者纷至沓来。作为成都公园城市花木创新先行者的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为迎接世界各国来宾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备?

近日,“天目地黄”、“白及”、“太平花”、“琉璃草”“花葵”等原本在田间山头的乡土特色植物和罕见的外来园艺新品种陆续亮相成都街头,为公园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气质。这是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为迎接世园会来宾而做的精心准备。本着“中国特色、成都元素、生态持续”的造景理念,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在人民东路中分绿化带端头、锦悦西路绿地营建了“特色植物”唱主角的生态花卉景观。在设计上,基于场地特质,遵循“低碳、自然”的生态种植理念,以中国山水画的形神气韵为创作灵感,巧妙运用适生的乡土植物品种和新优园艺品种,营建出独具蜀韵的拟自然花卉景观。在平方米的场地上,运用了60余种植物,通过植物本身质感与颜色的差异性搭配,合理的草灌配比,适度的空间组合,形成结构稳定、相得益彰的植物微群落。在这些植物中,有30余种贴近此生境的乡土植物品种,如琉璃草、黄水枝、天目地黄、猥实、板蓝、云实、白及、野扇花、毛子角蒿等;还有20余种新优园艺品种,如小手球绣线菊、金叶抱茎蓼、朱顶红、光亮蓝蓟、溲疏‘草莓’、喜林草、花葵等。为了使景观呈现有机更新,世园会期间还将有计划地更替栽植偏翅唐松草、藏报春、铁筷子、青城细辛、毛茎夜香树、玉芙蓉、花叶紫珠、穗状密蒙花、千禧小花葱等40余种特色植物。

这些特色植物是如何走向街头,生动诠释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

时间回到年,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价值转换,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指导下,依托四川植物资源优势,以生态资源赋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建了以“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为载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汇聚社会各界资源,探索出一条特色植物从资源挖掘、开发应用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有效路径。自“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创建以来,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围绕特色植物领域重难点问题和城市景观的特色化可持续化发展,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和实践。

一、开展优质花卉植物引种收集,创新种质资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建立注入源动力

高度重视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的花卉种质资源,并加以科学地开发利用。一是立足本土植物资源禀赋,开展乡土花卉植物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创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针对四川乡土花卉开展调查和引种收集,先后收集了板蓝、白及、蜡莲绣球、西南绣球、大百合、岷江百合、淫羊藿、小报春、藏报春、青城报春、青城细辛、琉璃草、西南赪桐、全缘叶绿绒蒿、岷江蓝雪花、两头毛、打破碗花花、川赤芍、蜀葵等乡土植物资源数十种。围绕这些乡土植物,开展引种驯化、扩繁培育和育种创新研究。其中,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小报春新品种“飞羽”、“瑞雪”、“胭脂蜀”等已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交了新品种权申请,并在城市花卉景观中推广应用,展现出川花植物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潜力。二是科学引进外地优质的花卉品种,并开展生态适应性观测和适地性栽培研究。先后引进了月季、绣球、北美腹水草、大蔓樱草、彩云报春、陕西羽叶报春、安徽羽叶报春等近百种新优特色外来品种,进行生长观测、适地性表现评估和示范栽植。其中,筛选出的月季“柠檬酒”、“粉扇”、“绯扇”、“北京红”等品种应用于二环高架立体美化,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目前更是在世园会即将开幕之际,向外地来宾再现“空中花廊”的梦幻场景。

二、开展花卉景观新理念、新模式的创新探索与研究,塑造城市景观新气质

依托场景优势,在城市不同界面开展景观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一是开展不同系列不同主题的场景示范栽植试点。先后开展了耐阴系列场景示范——在林下、高架桥下等光照不充足的城市空间,利用耐阴植物赪桐、野扇花、板蓝、红盖鳞毛蕨等进行生态性组合配置,形成低维护可持续的阴地植物景观;乡土系列场景示范——在二环高架、天府广场、三环路及公园块状绿地,运用抗性强的乡土特色植物小报春、白及、板蓝等开展由点及面的多元化场景配置栽植;文化系列场景示范——以川花蜀葵、木芙蓉、太平花等独具历史气韵的植物为媒介,开展以川文化为主题的景观探索,续写城市独特文脉。二是推陈出新,开发花卉景观应用新模式。在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成都公园城市干道绿地市花市树应用及优化配置研究、多年生自生植物在成都立体绿化中的应用研究、面向成都建成区的乡土植物景观研究以及适宜成都地区的长效型混合花境营建维护研究,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花卉应用景观新模式。

三、开展前沿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性课题研究,探索科技与绿化特色产业的双向赋能

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强“花卉+科技”的跨界资源整合。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针对目前发光植物颜色单一、发光时间不可控、发光效率低等缺点,应用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设计构建了一条包含黑暗诱导表达系统、蓝色和绿色发光基因以及多植物转化系统的发光人工染色体,首次突破了超大型载体的拼接和组装技术。这项研究将为培育创制稳定发光、发光颜色多样、发光时间可控的都市发光观赏植物奠定基础,也为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科学基础。

四是总结凝练实践研究经验,编撰技术指南图册,助力成都花卉业向好向新发展

依托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技术优势,先后制定了《花境色彩搭配指南》、《常用花卉花灌植物推荐指南》、《公共绿地花境营造手法及案例》、《成都地区月季栽植技术指南》、《小报春栽培技术规程》、《城市景观营造6-7月花材推荐指南》、《成都地区阴生花境乡土植物名录》、《阴生花境设计指南与组团模式图册》、《成都市立体绿化适宜性多年生自生植物图册》、《适宜成都地区的低维护植物景观营建技术指南》、《成都市长效型混合花境营建及维护技术指南》等近20部指南规范,为成都市特色植物科学生产和景观高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联动宣传,与社会各界共享研究成果,共助产业繁荣

建立联动宣传机制,结合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持续发布文章视频、举办“特色植物成果发布会”等专业活动,让大众了解特色植物,让公园城市建设者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助力成都实现赛事名城、营城兴业的战略计划。

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启幕,公园城市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成果正在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图景。我们相信,世人将充分领略成都的“特色之美”“文脉之美”“生态之美”,世界将遇见独一无二的公园城市。#成都的五一园来如此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