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草原初绽生本花我很幸运遇到了荆志强 [复制链接]

1#

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十九中青年老师张倩男,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他们有的会指引你人生的方向,有的会启迪你的智慧……而我很幸运,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就遇到了荆志强老师,我想这就是缘分,也是我的福分。

如果不是他在我校精彩的讲座期间,我上了一节拙劣的数学课,我可能不会有胆量进一步和荆老师交流我们的生本课堂,也不会对生本课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探索,在和荆老师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他只是一个实实在在、勤勤恳恳的教育工作者,一位亲切的前辈。而我对于生本的理解,用章蓉老师的话说:“不去做,就永远不会有收获;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有成功;不改变,就永远停留于现在。未来,是靠把握和努力争取来的,相信永远比怀疑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实践生本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的探索和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们团结合作,一路同行!

不可否认传统课堂上也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但是无论老师教得多么好,讲得多么精彩,一两年下去,每个班里一定会有不学习,甚至睡觉的学生,每每看到这种孩子,除了恨铁不成钢,作为老师,我感觉自己心都要碎了。怎么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怎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怎么让班里的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大家都面临的困惑,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生本课堂,恰似这茫茫夜色中的一丝光亮。所谓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学为主,以老师教为辅,因此,首先要让孩子先预习,完成预习卷,然后老师根据预习卷中的错误有针对性的备课,最后才是我们的课堂,所以一个新课需要三天的时间。

可能大家会有很多问题,下面就我个人在实践过程中生本课堂的几个关键步骤进行简单的阐述。

1、一个新课用时三天,那课时会不会太慢?不会,课程安排我们用一张表格表示会更加清晰:同一个课确实历时三天,但每一天都有新任务,每一天都可以讲新课,时间安排合理,课时进度就会有序跟上。

2、一节课,学生周一预习,周三才能讲,会不会时间拖得太长,可不可以今天预习明天讲?

不可以,但是根据老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而定。在实践的初期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分析他们的错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即使把我的数学课调整到上午的最后两节,我需要判卷,统计,分析,备课,时间仍然是不够用的,所以必须空出一天来完成这项工作。

3、学生一天中听的是第一课,预习的却是第三课,知识点上会不会有断层?

不会。因为当他预习第三课时,虽然第二课在课堂上还没讲,但他昨天已经自己学过了,根据实践经验数据表明,学生自己预习可以学会知识的70%,所以我的学生们没有出现知识断层,而且,因为数学知识的编排是层层递进的,所以有时候,后一节的预习反而会帮助学生解决前一两节中的困惑。不过,时间若确实太长,可适当变通,比如周末的预习作业可安排成习题课。

4、说要学生减负,可每天学生既要预习新课又要做今天学习内容的巩固练习,岂不是更累?

除了预习作业,没有给他们额外的巩固作业了,因为他在本节课中出现的错误和困惑已经在课上都解决清楚了,所以没有必要再为此做更多的巩固,这就要求预习卷的设置既要有简单的基础夯实,又要有学生的提高训练,题目要精炼(后面详谈)。不过为了保证预习卷的合理性,我们确实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予意见和建议,所以这个团队里,必须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为我们领航。

5、学生刚刚学完,没有巩固练习的作业,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会了?

为了抓住这个反馈,我们要和同一班级的主科老师做好配合(因为早、午、晚自习都是这三科),我针对每节课都出了一张5A大小的小卷,试卷不宜过难,考察知识点即可,也可额外增加一两道挑战题,让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总共不过六七道题,用时10到15分钟,之后公布答案,组间互判,全对加分,做对挑战题加分(加分有效的前提是小组合作管理),我带的两个班同时进行时,搭档的老师会帮我安排另一个班的学生做题,当然,我也会帮她安排她的语文或英语。我们探讨研究学生间的合作,教师之间不是更应该合作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作才能发挥巨大的潜能!

6、预习卷如何设置?

我的预习卷大致分为四个板块:自学感知、探究新知、达标检测、拔高检测。

自学感知主要是对课本上的定义、定理进行整理,并且会有一道对应的例题。探究新知主要是对课本中的探究思考进行深入挖掘,给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自己感知,归纳推导出我们要的规律或定理。达标检测难度不宜过大,基础为主,中档为辅,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对本节知识基本掌握。拔高检测通常为一道或两道,选取带有挑战性的题目,为选做题,答对加分,目的是提高优等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力。

7、学校自习时间不够,家长不负责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如何才能有效预习?

学生也是要经过培训的,首先要让他们了解生本,接受生本,明白预习的重要性。有些孩子不是不预习,而是不会预习。我开始的时候指导他们预习,他们很认真,但是,有的同学书还没有看完就着急做题,碰到一点不懂的,马上就问同学或问老师,感觉他们完成了预习卷就完成了作业似的,心浮气躁,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后来我就要求他们,预习过程不可以做题不可以问,先把课本通读一遍,勾出里面的知识点和不懂的地方,看完之后再做预习卷,做的过程可以再看书,全做完之后还有时间再问。熟练之后,数学的预习时间根本用不了一节课,较之前的数学家庭作业,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另外各科的预习可以轮流指导,今天是数学,明天是语文,慢慢的,学生每一科都知道怎么预习,学校完成一两科,其他的可以自己回家完成。

对以上这些问题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课堂上我是如何进行生本教学的。

首先,让梳理小组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教师提前指导,内容准确精炼;小组合作进行,梳理组同学要仪态大方、声音洪亮、表述准确,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教师随时指正、提问、补充,使得梳理有效。梳理小组轮流选定,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之后教师对本次梳理进行点评,获得教师表扬,梳理小组可获得加分。也可随机再抽查其他学生掌握情况,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其次,将学生本节课的错题统计展示在一体机上,公布拔高检测做对的学生,选定错的多的题为详讲题,错的少的为抽查题,拔高检测在课堂上不讲,有兴趣的学生课下可以单独问同学或老师。明确任务后小组合作讨论错题,用时在10到13分钟,此间教师游走在学生中监督和指导,保证通过学生的交流突破重难点。

最后,是展示的环节。第一,对刚刚的讨论进行抽查,推荐此环节用抽签软件进行,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当他们担心因为不会讲而被“挂”在黑板上时,小组合作讨论就会空前认真,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有不会的题目一问再问,直到明白。其实抽查题难度不大,通常经过合作可以解决,所以如果被抽中的学生答不出来,就要扣分。第二,详讲题由学生自愿上台,因为确有难度,有些学生懂是懂了,但还不会讲,所以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而且要给想表现的学生一些机会,讲解过程中,有任何瑕疵和问题都可以举手,经过同意可进行补充或改正。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我的课改能顺利实施,依托于小组合作班级管理。

所以,我的课堂里学生通常是跑上跑下,讨论时积极主动,举手时没有人会将胳膊放在桌子上,而是高高的举起,在不断地实践——改进——实践中,我的生本课堂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相信只要学生都主动学习,参与讨论和探究,成绩提高只是时间问题。一个月下来,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他们变得积极,乐观,跟老师的关系很近,有些以前不太爱表现的孩子现在天天在你眼前转悠,上课像做游戏一样,学生每天都很期待上课。

杜恺是个体育特长生,很愿意亲近老师,就是不爱学习,从我开始实践生本课堂,我发现他就爱上了学数学。有一回,我在辅导预习,他跟我说,“张老师,我这节课看懂了,怎么突然发现数学挺好学的”,我差点哭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杜恺还偷偷跟我预约他要讲哪道题,因为讲题可以给组里加分,我便“偷偷”给他走了个后门,现在他上台讲题很流利,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发现学习是可以迁移的,杜恺不仅爱学数学了,连单词也开始背了。

郭佳怡是一个有些内向的女孩子,胆子很小,说话声音更小,有时候回答问题,我根本听不见她说什么,但是我和班里的同学们从来没有为此而不耐烦,总是慢慢的引导她,鼓励她。有一次我讲了一节生本的公开课,恰好轮到她们组知识梳理,到她讲的时候,因为紧张,她脸色发白,说话的时候磕磕巴巴,甚至中间忘了自己要说什么了,但是她的声音特别的洪亮,完全没有平时的样子,因为我曾经告诉她,我觉得最可爱的人是:即使很紧张,甚至红了脸,仍然能勇敢的大声讲话的人,看着她在台上大声梳理知识点,我被她深深的震撼了,震撼之余有些感动,因为我知道,她在为小组争取加分,为班级争取荣誉,她的心中有集体……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闪光点,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放大这些闪光点,不管学生的能力如何,都做最好的自己。

生本给我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也给我带来了幸福。当然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做,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成功,才会有未来。

荆老师,我们班级的月考成绩出来了,我用生本的办法学生成绩进步了,我现在非常有信心,我们的孩子们其他课上也开始上台讲题,而且越来越大方,我觉得他们后劲会很好!

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悉心指导,我现在真是切身感受到教无定法,适合就好,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很多,小练习捡个时间就能进行,班里组内互相PK,竞争很激烈,积极性很高。

谢谢荆老师一直这样手把手的教我,不光是在教学上的技术帮助,还有更重要的,我感觉自己有一个很厉害的后援,心理上就满是安全感,谢谢您!

听了荆志强一线教师团队的现场讲解,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以生为本”,原来教育的真谛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动!“以爱为本,文化是根”,生本教育绝对不是表面的“形似”,而是要回归教育的本真,“走心”地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乐学、善学,从而获得轻负高质的“绿色质量”,解放师生,提升学校、区域的教育品牌!

具体如何操作?请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